律师行业相对传统,律师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,泽大所有1000多名律师。传统的律师对律所的依存度不高,他一般习惯于自己干活自己挣钱,某种程度上还拒绝信息化。因为律师很聪明,我们在十几年前开始决定做OA,律师的配合度很低,但到现在他觉得他不配合不行,因为今年是AI元年,今年开始很多助理原来三天的工作量,现在一小时不到就完成了,你再发他三天的工资,律师觉得亏了,他觉得我也要自己开始上AI。所以泽大从OA做起,到ERP,到现在与钉钉合作AI,目前看来,这条路是走对了的。
我觉得法律行业未来三年应当是分水岭,为什么说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会是一个分水岭,因为基于一体化的AI平台模型就要起来。市面上有些大所基于传统的模式搞一个小革命,换个牌子,内部没变化,这种“虚胖”的规模对未来价值不大,尤其是服务业,世界上的交易简单的可以分为两种,一种是货物贸易,一种是服务贸易。但是服务贸易跟货物贸易的交易底层逻辑是不一样的,因为服务贸易追求极致的个性化,而货物贸易将标准化,大规模生产,价廉物美是它的目标,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。但服务贸易的一体化建设,平台建设的成本更高,难度更大,尤其是在传统的律师事务所内部进行变革,统一思想难度更大,尤其是懂知识有文化善于独立思考的律师要统一思想难上加难。未来三年像泽大基于科技、产品、运营、专家团队为基础的一体化体系是有价值的,这是一体化服务法律体系崛起一个新的模型。
律师事务所全世界没上市的,只有澳大利亚有一家上市,但是下一阶段法律科技的公司上市会越来越多,这一定是个蓝海。
律所平台的基础设施能力建设,跟钉钉合作。我到钉钉考察学习后,发现前面10年不用搞开发,钉钉简直是一个软件的超市啥都有,我们只要和他们分工合作,我们把行业垂类做好,钉钉底座给我们使用,我们一起探讨产品、运营、平台等分工合作、优势互补,我们一起绑定就有安全感就有明天。如果你只卖个技术给我们,我们觉得没安全感,啥时候你把我们干掉也不知道,甚至存在被其吞并的风险,这是我们当初的顾虑。但是现在看来科技要抛弃我们也很难,我们只要不断把自己做大做强。
新的机遇就是:我们传统行业面临AI强大的变革力量的时候一定会诞生一批新的行业精英,机遇的源泉取决于你是否具备两个方面的能力——基础设施创新能力和平台客户的价值创造能力。同时AI也会对这个行业提出新的要求,比如管理发展方式、对行业监管和行业的作业模式等。人工智能法律服务本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目前泽大内测的刑事系统有能力在5分钟内完成一个包括1000多页书证的刑事案件 --- 包括阅卷,案件事实概括、辩护意见生成、量刑意见、法律检索、类案推送、模拟判决、智能建档等。我们越做产品越发现,其实我们没得选,AI一定会制造大量的“法律民工”,泽大必须拥抱AI继续往前走。
在智能合同审查方面,几年前,我参与过一场优秀律师跟AI的PK,AI是秒级的,律师们是分钟级的。目前,办刑事案件,律师的工作是以周计,AI以分钟计。近十年以来,泽大律所、律师数字化工作场景建设方面做了一些功课,有一点积累和探索,与其他所比,我们还算不错。今年,我们把数据底座换成钉钉,是因为在智能时代,很少有平台可以及时跟得上数字化的迭代水平,除了像钉钉这样的平台你还有得选吗?
律所还面临一个挑战 —— 律师行业数据安全。理论上,你的案件材料交给任何一个律师事务所去复印,复印机的生产商后台应该有能力收集数据。那么,我们的诉讼方案、谈判方案、质证意见、商业谈判方案,系统后台就应当可以收集到,泽大现在开始上钉钉的系统集成,接下来做数据隔离,做安全隔离,上私有化部署,上一体机,这些都是数据安全可能无法避开的条件。我们最近还在关注量子加密技术对我们的应用。律所的每一份委托合同都有保密条款的,一旦数据泄密,损失不可估量。在这样可以预见的未来,小所肯定没有优势,“吃光用光”的大所也没有前途。
第二个挑战是知识产权保护。泽大的李永明律师,累计办理了全国首例知识产权案件有近10多例,泽大的前身就是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律所,是十分重视学研一体化的律所。像制造业的很多专利知识产权的保护很关键。做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数据安全保护尤其重要,律所基于数智化运营体系的建设前途光明,还有就是客户体验,这方面我们要继续深化,要解决从知识变成产品、体验,就要靠技术。
我看到钉钉的技术以后我们就清楚了,我们过去做10年,其实还不如他们做半年,我们都花过冤枉钱、爬过坑,虽然能够用,还是跟不上技术迭代,要相信专业,还是要和钉钉这样的大厂合作一起干。
对法律AI的思考,从工具到生产案例很多,现在实际上跟我们在一起合作的律师将近1500人,但我们的行政人员很少,除了运营,行政人员最多不超过50人。律师这么一个要求高的群体也不到50个行政人员,但我认为还太多,财务人员太多,三个财务人员就应该可以服务1万名律师。
第一点,未来律师的生态是“”太阳+星星“”,太阳就是我们这样的大平台,不是某一家大所,只是翻个牌,内部一盘散沙价值不大。第二点,下一阶段智能化的律师事务所不是我们平台的目标,智慧律师也不能完全代表未来,但是智慧化的律师一旦崛起,80%的律师就有可能变成“法律民工”了。律所也不是平台的终极用户。第三点就是智慧法务的目标,这是个包括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等,这些才是真正的目标。
AI法务平台是太阳,最优秀的律师团队就是星星,在AI面前就是如此。在泽大这些观念是非常清楚的,这样的文化大家還是认同的。
法律行业AI逻辑有三大关键,第一,一体化的平台最重要,律师愿意做个体户,习惯自己做主,也很聪明,他内心不认可不会给你做。所以说一体化的平台很重要,一体化的运营也很重要,还有一体化的数据也很重要。我们现在正走在路上,一个是泽大所战略一体化,我们没有自搞一套的团队和分所。第二是组织跟文化一体化,数据信息一体化,技术与系统一体化,生态一体化,这些流程、内容、场景做好后,才能加速AI的使用、部署,才能产生价值。紧接着是数据、模型、内容安全,助力行业一体化。泽大为什么这么部署?助力行业一体化,太个性化客户成本太高。现在出现的法律咨询公司,很多又没那么靠谱。我们想做出来以后,让客户以更便宜的价格获得最优质和高效的服务,要靠AI助力。以后,律师的存在并不是以打官司为目标,以信用为立足之本的,律师应当是基于知识,基于自身的价值,自身的修养,自身的品格,获得尊重。
泽大的运营管理的AI实践是这样:泽大就是一张网,一体化已经基本完成,文件管控、用户管控、信息管控、数据安全我们都已经做完,包括私有化部署。钉钉一部署,我们就非常快,因为有团队。
现在努力做智能律所的AI组织,AI的品宣、AI市场、AI客户等。毫不夸张地说,因为泽大所在杭州,无论是出去吃饭、喝茶,大家聊的就是这些创业啦、AI。耳濡目染。我们就早一点开始探索。如果律师事务所用别人开发的系统充个数也说有自己的系统,这样的情况下,证据、数据都不在自己手里,谈不上数智化能力的。
还有一点是智慧律师,智慧律师是智能法律产品的集大成者。我们做了几个尝试,有些还在进行中,类似这些产品我们有自己的节奏和安排。
还有智能场景定义的软件,智能的庭审,这些本身浙江就做得很好啊,相信在钉钉底层加固下,我们就可以在其上跑产品做应用。
我对未来的探索很有信心。未来的三年内,AI的法律服务共同市场的建设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,因为整个行业AI的法律行业一定会扁平化,一定会有共同市场,泽大的网红律师很多,其中有三个,一个是千万级的粉丝网红“坤哥说法”,是我大学的老师;还有一个做专门做刑事案件的,我们有个小产品叫“精准量刑”,任何案件录入相关情况,就马上告诉你量刑结果,99%以上的精准度。再继续问为什么,它就把相关法条就推送给你,再问浙江省是怎么量刑的,它就把浙江省的相关案例推送给你。这个小产品,一天有上千人咨询,很难想象,而且是全国各地的客户,线上引流而来。还有一个专门打小三的。
法律服务专业级的数据库、智能体建设需要协同创新,刚才我们讲到智能体,我们法学院几年前及已经开始创新,做人工智能AI大模型。另外,AI法律服务策略产品大有可为。
未来的伙伴,我们选择与钉钉同行,共创明天。
真正的核心目标,还应该更大一点,AI在科学立法,在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上一定有很大的价值。技术能让公平做到透明、公开、公正,是我们追求的社会价值,希望技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公平公正,实现法律的目标。
谢谢大家!